quanjing

至少可以看五年上涨的行业:铜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5日 | 文章来源:东财投研 | 浏览次数:51 | 访问原文

1“铜”博士
铜被称为 “铜博士”(Dr. Copper),源于它在全球经济和工业活动中扮演的“预言家”角色。
这一昵称体现了铜价变动对经济健康程度的敏锐预测能力。
原因是铜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
铜是电力、建筑、制造业、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电子设备等核心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其需求直接反映:
– 工业生产活跃度(如工厂开工率)
–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电网、房地产)
– 消费电子需求(手机、电脑)
– 绿色转型进度(每辆电动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
– 经济晴雨表:当经济扩张时,工业活动增加,铜需求上升推高价格;经济衰退时,需求萎缩导致铜价下跌。
如果我们合并用途去看,铜70%被用作了导电材料。
比如电网、电机(新能源车)这些。
所以,铜的本质就是“电”。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用电量持续上升,铜的需求量也就会持续提升。
因为,电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能源最直接使用形态。
以上是铜商品属性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铜与千行百业密切相关。
2长期的供给侧刚性
铜作为一种有色金属,具备超级周期属性。
1、需求定方向,供给定弹性
也就是说,当我们判定某个商品需求曲线是向上的时候,就要格外关注供给侧。
如果供给侧弹性不大,这很可能具备大的投资机会。
什么叫供给刚性(弹性小)?
当商品价格因需求增长上涨,而商品的供给数量增长很小。
就是当更多人去追逐该商品时,无论价格提高多少,短期内,就是没有新的更多商品能生产出来。
那价格就只能大幅上涨,直到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上的存货拿出来卖掉。
2、从3-5年的维度,铜具备供给刚性
铜作为一种资源品,要经过”勘探-可研-开发”这个漫长的过程。
从找到矿,然后再开发需要17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只要短期需求上涨,在无矿可开的情况下,供给量就是确定的。
在铜的领域,我们具备足够的数据去刻画这个刚性。
上图的左半部分,从1990年以来,每年找矿的数量。
从2009年开始,每年找到大矿的数量断崖式下降。
从1990到2019年,全球共找到铜矿224个,其中,2009-2019这10年共发现了16个,占比不到10%。
如果按照17年的投产时间去算,2008年是最后一个找矿大年,彼时的新矿今年也应该投产了。
未来,可以预期没有什么大矿的投产,供给侧没什么大的增量。
眼尖的投资者,可能会问,老矿能不能焕发第二春?
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看上图又部,新矿的品位下降的很多,老矿随着开采,只会越来越贫瘠。
以上,从新矿投产肉眼可见未来10年都是低增长。
具体数据的话:2025-2027三年增速分别为2%、3%、1%。
这是明牌。
3美联储降息的看涨期权
1、铜除了商品属性之外,还具备金融属性
讲的通俗一点,金属就是货币。
金属与信用货币之间,拉长周期看,本来就是相互替代的。
当公众认为法币贬值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把货币换成贵金属、铜等全球流通的商品。
目前定价铜的货币是美元。
美元的强弱,也决定了铜价的走势。
自懂王上台后,美元已经一蹶不振了。
以伊12日互殴戛然而止,反应的是美国的衰落无可挽回
2、美联储降息看涨期权
目前铜本身供给就具备刚性,需求持续增长。
供需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
如果美联储重启降息。
美联储也必然要降息,因为美国每年2万亿美元的赤字需要增发国债融资。
“三高”的漂亮国还能“繁荣”多久,而其跌落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将如何
为了降低财政负担,川普必须要让美联储降息。
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冲进来布局铜这种商品。
如果投机需求出来,类似于这两年的金,这个投机需求就是边际增量,会把铜价推升很高。
结论
本文,我们侧重从供给侧分析了铜的刚性,需求侧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全球GDP强相关),判断铜未来可见区间内,都具备持有价值。
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国内铜的巨头都有哪些。
看下图巨头为什么能一直涨。
找个舒服的时机上车,不是稳稳的幸福么?
关键这部分估值还在底部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