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jing

中美关税战按下暂停键:30万磅美国废铜“重获新生”,全球铜市暗流涌动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9日 | 文章来源:长江有色网 | 浏览次数:13 | 访问原文

一纸关税“停火协议”,让沉寂已久的美国废铜市场重燃生机。5月12日,中美宣布达成为期三个月的关税减免协议,为两国铜贸易打开短暂窗口期。在盐湖城犹他金属仓库(Utah Metal Works)内积压已久的30万磅铜回收料,正搭乘这股东风重新启程,驶向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中国。


贸易战“暂停键”下的废铜突围

此前,特朗普政府对铜及其他金属加征关税的政策,几乎掐断了中美铜废料流通命脉。数据显示,美国回收商库存一度飙升,其中“二号铜”废料价格暴跌,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差扩大至92.5美分/磅,创历史纪录。为求生存,美国企业被迫转向中国台湾、日本等替代市场,但仍难以填补中国大陆需求的巨大缺口。


中国需求:全球铜市的“定海神针”

作为全球最大精铜生产国,中国对废铜的依赖度极高。2024年,中国约五分之一的铜废料进口来自美国,而随着国内冶炼产能的快速扩张,废铜作为精炼铜关键原料的地位愈发凸显。此次关税豁免虽仅持续三个月,却为缓解短期供应紧张提供了喘息之机。


长期博弈:供应链主导权之争

然而,贸易缓和的“蜜月期”能否延续仍是未知数。业内人士警告,三个月的窗口期不足以推动企业重建投资信心与贸易渠道。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正推动对进口铜全面征税,试图强化美国铜供应链主导权。但这一目标与美国本土冶炼产能有限的现实矛盾重重——美国既需出口废铜创汇,又需进口精铜满足内需,政策冲突或令全球铜市供需格局持续动荡。


铜价博弈:关税预期与电动化浪潮交织

当前,铜作为电动化与基建领域的核心原料,其价格走势正被多重因素拉扯: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推高铜价风险溢价;另一方面,全球新能源转型需求激增,为铜市长期需求注入强心剂。若贸易局势再度生变,全球铜市场恐将面临新一轮供需失衡的考验。


综合来看,30万磅废铜的“重生”,既是中美贸易博弈的缩影,也是全球铜市风云变幻的注脚。在关税政策与产业需求的双重拉锯下,铜价的每一次波动,都可能牵动从盐湖城仓库到中国冶炼厂的整条产业链神经。未来三个月,这场“停火协议”能否演变为持久和平,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