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jing

美联储降息预期点燃铜价,长江现货1#铜价突破8万重要关口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日 | 文章来源:长江有色网 | 浏览次数:25 | 访问原文

期货行情:

——9月1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0090元/吨,涨640元;升水为320元/吨,涨30元;A00铝锭报20620元/吨,跌110元;贴水报25元;1#锌报22040元/吨,涨100元;0#锌报22140元/吨,涨100元;1#铅锭报16925元/吨,持平;1#镍报124750元/吨,涨2250元;1#锡报272500元/吨,跌1000元;

——今日为9月首个交易日(9月1日),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预期与基本面博弈中震荡前行。美国经济数据强化降息预期,叠加国内“金九”旺季需求预热,铜、铝、锌等工业金属获支撑,而锡、镍因供需矛盾凸显震荡偏弱,铅价则在供应受限与需求复苏间窄幅波动。

宏观面:美国经济数据强化降息预期,美元走弱支撑金属价格

美国二季度GDP修正值年化增长3.3%,高于初值3%及预期3.2%,缓解市场对经济硬着陆担忧;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环比0.2%,符合市场预期,通胀温和上行未现失控迹象。数据发布后,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从85%升至87%,部分机构预测全年降息1-2次。受此影响,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7.8关口,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月暴跌33个基点至3.619%,创一年来最大跌幅,而长债收益率因月末调仓小幅攀升,收益率曲线分化加剧经济放缓担忧,推动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但工业金属在降息预期与需求预期共振下整体偏强运行。

铜:需求韧性叠加供应扰动,短时偏强运行

隔周伦铜收涨0.68%至9420美元/吨,沪铜主力跟涨。基本面看,北方运力紧张导致个别冶炼厂移库困难,国产资源到货减少;需求端9月终端订单逐步恢复,洋山铜溢价回升至55美元/吨(6月5日以来新高),上期所社库下降,反映需求韧性。此外,国内7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政策稳产能效果显现,盈利改善支撑下游消费。技术面看,铜价短时压力位上移至80000元/吨,预计维持偏强震荡格局。

铝:高位震荡,供需博弈加剧

9月首个交易日,铝价围绕20700元/吨窄幅波动,早盘沪铝主力低开至20690元/吨(跌0.19%)。供应端,电解铝产能释放有限;需求端“金九”旺季下,下游加工龙头开工率升至60.7%,市场温和回暖。但铝价反弹后,高价抑制加工材企业采购量,当前沪铝社库三连增(虽库存水平仍不高)施压价格。再生铝行业税收政策调整间接利好原生市场,预计短时铝价在20500-20850元/吨区间窄幅震荡。

锌:库存分化与补库需求支撑,偏强震荡

隔周伦锌收涨0.97%至2814美元/吨,国内供增需弱格局延续。上期所社库连续十周累积至85980吨(较6月13日增89.11%),而LME锌库存较6月13日下降56.87%至5.6万吨,内外库存分化支撑伦锌。北方环保限产导致锌锭运输受限,下游镀锌开工率下滑,但锌价低位刺激逢低补库,交投改善。中期过剩格局未改,但“金九”旺季叠加宏观降息预期,预计锌价在22100-22450元/吨区间偏强震荡。

铅:供应受限与需求复苏,窄幅震荡后或反弹

宏观降息预期叠加美元走弱,铅价窄幅震荡后迎反弹。供应端,铅矿开采受环保限产及品位下降影响,再生铅企业因亏损及原料不足开工率受限;需求端,汽车电池、电动自行车电池需求预期回升,储能领域用铅需求向好。现货市场下游刚需采购为主,需警惕9月下旬再生铅复产及环保限产解除后供应压力。价格参考16600-17000元/吨,重点关注铅精矿加工费修复及废电瓶回收量。

锡:供需矛盾凸显,震荡偏弱运行

缅甸佤邦锡矿复产不及预期,刚果(金)Bisie矿因冲突停产,全球供应缺口加剧;国内云南、广西冶炼厂因矿源紧张减产,再生锡难以弥补缺口。需求端,消费电子库存消化缓慢,PCB订单微增,镀锡板采购低迷,欧美精炼锡进口下滑。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元计价锡价,但传统需求疲软及高价抑制消费,预计沪锡在27.0-27.95万元/吨区间弱势震荡。

镍:过剩压力延续,高位震荡关注前高压力

菲律宾雨季结束,8月镍矿发运量环比增加;印尼湿法冶炼及镍铁项目加速投产,推动高冰镍、湿法中间品产量攀升,全球供应过剩延续。国内精炼镍产能持续释放,供应压力未减,但不锈钢排产回升及贸易商补库带动镍铁成交回暖。需求端,合金及电镀领域需求平稳但增量有限,现货交投清淡。宏观降息预期支撑风险资产,但过剩及高库存压力下,沪镍短期在12.40-12.65万元/吨区间震荡偏强,关注前高压力。

结语

本周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预期与基本面博弈中呈现分化,铜、铝、锌受降息预期及“金九”需求支撑偏强运行,而锡、镍因供需矛盾震荡偏弱。后续需关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落地情况、国内旺季需求兑现程度,以及海外矿山供应扰动对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