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0月22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5120元/吨,跌770元;升水为150元/吨,跌10元;A00铝锭报20980元/吨,涨10元;升水报5元;0#锌报21920元/吨,跌40元;1#锌报21820元/吨,跌40元;1#铅锭报17150元/吨,持平;1#镍报122450元/吨,跌550元;1#锡报281500元/吨,跌250元;
近日,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政策波动与基本面供需紧平衡中呈现明显分化格局。从欧洲推动俄乌停火的“和平提案”到美联储鹰派信号搅动市场情绪,从伦锌逼仓行情到锡矿供应缺口扩大,各品种走势背后交织着地缘政治、货币政策与产业变革的多重力量。本文以铜、铝、锌、铅、锡、镍六大品种为样本,拆解价格波动逻辑,揭示市场真实脉动。
【铜:避险退潮下的“高台跳水”】
欧洲多国与乌克兰合作制定的停火提案虽由特朗普和平委员会监督,但市场避险情绪已先行消退——金银大幅下跌拖累铜价。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特朗普关税言论的不确定性叠加中美谈判脆弱性,令美元维持强势,对有色金属形成压制。基本面更添寒意:必和必拓三季度铜产量同比增4%,智利Escondida矿区回收率创新高,而国内铜价高位抑制下游采购,上海洋山铜溢价跌至36美元/吨(7月来最低),进口商采购意愿骤降。旺季尾声叠加库存累积,短期铜价面临下跌压力。
【铝:新能源赛道托底,传统需求“拖后腿”】
全球聚焦北京政策利好,欧洲领导人支持俄乌停火的声明进一步降温避险情绪。美联储利率前景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铝价获得需求预期支撑。国内电解铝产能“稳中有增”主要依赖西南置换,全球原料产量同比增0.9%至608万吨,但产能天花板限制供应弹性。需求端呈现“冰火两重天”:传统建材、家电、房地产开工率同比降1.4个百分点至62.5%,而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等新兴领域高速发展形成强消费预期。低库存与现货贴水收窄形成价格支撑,现货铝价或跟随期铝窄幅上行。
【锌:LME逼仓行情VS国内需求疲软】
伦锌库存枯竭引发史诗级逼仓,隔夜涨逾1%至2994美元/吨,LME现货溢价飙至323美元/吨(27年新高)。西方冶炼厂减产叠加库存不足一日需求,多头逼空加剧“现货升水”行情。然而国内市场“冰火两重天”:炼厂检修与出口导向支撑沪伦比价,但下游刚需补库有限,库存去化受阻。特朗普关税缓和预期虽带来乐观情绪,但政策反复性限制上行空间,短期锌价或窄幅震荡且存下调压力。
【铅:低库存“护体”,新兴需求“破局”】
美联储鹰派信号强化通胀黏性担忧,美元指数获支撑,铅价受宏观情绪主导。供应端,原生铅与再生铅炼厂复产强化供应预期,但历史低位库存构成价格护城河。需求端结构分化显著:传统铅酸蓄电池在汽车、电动自行车领域需求稳健,而储能基站、数据中心对铅炭电池的需求预计202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消费增量核心驱动力。现铅或维持窄幅震荡,涨跌空间有限。
【锡:矿端紧缺“硬支撑”,宏观情绪“软制衡”】
缅甸佤邦复产缓慢与印尼出口限制加剧全球锡矿供应缺口,国内冶炼厂开工率不足70%,社会库存降至2735吨历史极低位。需求侧,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光伏贡献超30%消费增量,下游逢低补库意愿回升。但美联储鹰派信号与关税政策反复性放大宏观情绪波动,锡价短期或延续高位震荡,伦锡阻力参考35400美元/吨,沪锡主力关注27.9万-28.2万元/吨区间。
【镍:供应洪峰遇消费淡季,反弹承压】
印尼精炼镍项目持续扩产出口,叠加国内电解镍产量高位,全球供应压力显著。需求端,传统不锈钢与合金行业步入淡季,新能源赛道中三元前驱体企业因亏损压制高价原料接受度,硫酸镍短期偏强难掩整体需求疲软。宏观面美联储鹰派信号与关税政策反复性施压,现镍或小跌,反弹乏力。
总结,当前有色金属市场正处于宏观政策与产业基本面的“拔河赛”中。铜、镍在供应宽松与需求疲软中承压,铝、锌、铅在结构性需求支撑下显现韧性,锡则凭借矿端紧缺形成“硬支撑”。投资者需紧盯美联储政策动向、地缘政治进展及新兴产业需求兑现进度,在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