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持续涨价,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时报专版刊文,经小编汇总如下:
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走势前瞻
编者按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8月份PPI同比上涨9.5%,涨幅创下13年以来的新高。如何看待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主的全球量化宽松政策推出能否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本期新闻洞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解析,敬请关注。(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稳价效果显现 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趋缓
近期,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8月份PPI涨幅扩大,创近年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半年相比,支持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涨幅有所放缓。受访专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有色金属等储备物资已出现稳中趋降势头,长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出现涨幅放缓迹象
“这一轮全球性的大宗商品涨价根源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不断蔓延,直接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了生产资料成本型通货膨胀,加上各原材料产地受疫情困境影响造成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断供或受阻,从而加大了原材料供给的短缺,致使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近一年以来的波浪式上升,并传导到全球。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三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扩散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受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改变了此前不断上涨的运行态势,出现涨幅放缓迹象。在她看来,今年5月份以来,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储备大宗商品投入、提高大宗商品期货保证金等方式以控制价格上涨,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部分领域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
但是与全球大宗商品走势有所放缓不同,8月份我国PPI涨幅不降反升,PPI同比涨幅相比上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李佩珈认为,通过拆分PPI行业构成发现,8月份PPI涨幅扩大主要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大幅上行有关。8月份,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当月同比上涨57.1%,相比7月份提高了11.4个百分点。8月份,PPI构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项指数则分别较上月回落了6.7、8.5和3.2个百分点。
胡敏也认为,助推这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涨价。从目前PPI上涨特点看,一是环比和同比都出现了扩大态势,PPI经过一季度由低到高的快速上涨后,二季度PPI同比涨幅都在9%以上。二是几乎所有上游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涨幅在21.8%—57.1%之间,合计影响PPI上涨约7.9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涨势或维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
基于以上情况,李佩珈分析,未来一段时间,PPI价格难有明显下行。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煤价易涨难跌,加大PPI上行压力。四季度因北方地区将进入冬季供暖关键时间,对煤炭的需求将较三季度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大幅增加外国煤进口并不现实,保供增量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但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产能减排将是大势所趋,煤炭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2022年煤价易升难降。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将部分对冲PPI上行压力,但作用有限。随着有色金属等储备物资的加快投放,其价格已开始出现稳中趋降的新苗头,将部分对冲PPI上行的动力。数据显示,8月份电解铜的价格已相比7月份下降了约2.1%,电解锌则与7月份基本挂平。
在李佩珈看来,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第三批铜、铝、锌等国家储备的投入(铜3万吨、铝7万吨、锌5万吨),这有利于增加有色金融供给,降低相关产品价格。
“不过,考虑到现有储备的投放量相比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尤其是约7万吨的铝投放量甚至不足1天的消费量,预计有色金融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因素将难以根本对煤价上行的影响。”李佩珈建议,为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未来关键是要推动煤炭企业科学减排,通过加大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适度增加进口等方式推动其实现“碳中和”而并非简单的关停并存。当然,也要看到,受全球资本市场联动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并将继续对国内价格形成上涨压力,要继续推动我国期货市场深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胡敏认为,分析大宗商品价格趋势要重点观察三个因素的变化,一看美欧经济恢复速度和全球需求的变化态势。如果经济恢复快,全球需求扩张迅速,还会拉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二看主要原材料供应国的群体免疫时间,如果能够比较快地控制疫情并解决好疫苗短缺等问题,原材料供给链的供给约束或紧缺情况得到逐步缓解,将有可能舒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态势,所以,原材料供需矛盾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涨落的主要因素。三看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走势。美联储正在根据美国经济修复和就业状况逐步考量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而这往往会造成美元呈现弱势,目前美元指数在90至94之间震荡,或继续助推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
“这三个因素决定着大宗商品涨价动能。从目前看,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还会维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从历史轨迹看,目前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创出历史高位,长期上涨并不可能。”他表示。(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厘清周期性因素 强化需求引导 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上涨缺乏支撑
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引发市场对大宗商品进入“超级周期”的猜测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成中长期趋势”的讨论。
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周期性因素,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中长期上涨支撑。但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会继续让全球各经济体内部承压,轻则波及企业利润从而影响新增投资增长,重则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经营困难。因此,在积极做好保供稳价等应对措施的同时,还须科学做好大宗商品市场周期性因素研判,特别是准确评估疫情阴霾之下的全球通胀预期。
周期性因素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8月份PPI同比涨幅创下13年来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PPI同比上涨9.5%,逼近两位数。
另据9月14日发布的9月第二周(9月6日至9月12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为177.02点,比前一周上涨0.7点,涨幅0.4%;比年初上涨15.6点,涨幅9.6%;比上年同期上涨35.6点,涨幅25.2%。分类指数方面,九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五涨四降”。其中,有色金属类、钢铁类、油料油脂类涨幅居前,比前一周分别上涨3.1%、1.7%和0.8%。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符合“生产者难以适应的持续异常强劲的需求增长,导致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持续增长”的超级周期定义。他认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中长期上涨支撑。
分析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林伯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周期性因素“作祟”,一是通胀预期。疫苗接种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复苏和需求回升,加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措施使得通胀预期高涨,共同推高资本追逐大宗商品的热情。二是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在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尚未彻底转向的背景下,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泛滥催生的投机活动推高了铜价和油价的快速上涨,且投机行为呈现向有色、石化甚至农产品领域蔓延的迹象。三是供需矛盾与不平衡。其中,投机因素发挥了放大这种矛盾与不平衡的作用。林伯强认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是商品经济规律,但人为投机行为导致其短期偏离了正常规律。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以农产品大宗商品来看,原本供给端货源充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供货方惜售囤货,购买方又抢货加剧供需矛盾,导致价格上涨,“投机炒作”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恐慌性”上涨。
气候灾害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之一。姜文来认为,农产品受气候影响较大,由于气候变化造成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增加,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造成一定影响,如此将影响价格预期。他举例说,今年北美春小麦产区天气炎热、欧洲天气也不理想,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上涨明显。“但气象灾害影响均属短期范畴,长期来看不可持续,因此,对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也难以构成长期上涨支撑。”他说。
强化需求引导平抑价格冲高影响
厘清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性因素,有助于探寻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走势。
“此轮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符合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变化规律。”林伯强强调,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始终逃脱不了周期命运。他强调,周期由产能推动,产能又取决于投资多寡,一旦产能过剩价格大概率下跌,“须认清周期性因素影响均属短期,周期过去,大宗商品市场供需、通胀预期减弱,相关商品价格会自然回落。”他说。
短期内如何有效引导需求?积极主动化解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影响变得更为关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考虑到短期内国际上宽松金融环境或有所持续,以及因变异病毒扩散持续冲击全球供应链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会继续令各经济体内部承压,轻则波及企业利润从而影响新增投资增长,重则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经营困难。
汪浩认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可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着手。
国际层面,随着全球疫苗持续推广,疫情对经济影响逐步减缓,大宗商品生产重新开工,物流运输逐步畅通,全球供给与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平衡。同时,欧美等货币金融正在酝酿回归常态。
国内层面,保供稳价效果逐步释放。一系列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组合拳”为市场“降温”。包括加大对重点市场的投放,打击“投机炒作”“哄抬物价”等行为。据悉,国储局7月组织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和锌,共计10万吨;此外,国储局还向市场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在供需偏紧时段有效补充市场供应。
“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提供了支撑,但须科学做好大宗商品市场周期性因素研判,尤其是准确评估疫情影响下的全球通胀预期,稳妥推进经济复苏举措方可实现。”汪浩强调。(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切实加强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国内主要大宗商品多数出现了明显的大幅上涨,特别是7月份以后,在全球包括原油、铜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基本走平趋稳之后,部分国内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在持续走高。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PPI同比增速为9.5%,创2010年以来历史新高,而CPI同比增速则始终维持低位,8月份CPI同比仅为0.8%。PPI同比和CPI同比的“剪刀差”仍在扩大。
“要高度关注PPI涨幅扩大CPI涨幅缩小导致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终端需求偏弱等影响,中游及下游企业很难将上游价格上行的压力转给下游或最终消费者,这导致这类企业不得不承受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下降的压力。前7个月,采矿业利润总额相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大幅上涨43%,但同期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下游企业利润却下降了4.3%和1.8%。由于下游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其经营困难问题依然突出。
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举措,包括对重点市场的投放,打击投机炒作的哄抬物价行为。为发挥储备市场调节作用,国储局7月组织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和首批国家储备铜、铝和锌,共计10万吨在供需偏紧时段有效补充市场供应,近期还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也表示,个别不法商贩、游资集团恶意抢购、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对此将严肃处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措施,着力于保价稳供,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在宏观政策上统筹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稳住经济基本盘;二是在市场层面加大供需对接,并利用行政干预手段抑制一些行业地区对原材料价格的哄抬和炒作,并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纾困,抵御上游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负担和经营困难;三是积极利用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向市场扩大供给,有效平抑了市场波动。
李佩珈表示,我国自5月份以来出台的各类稳物价工作(包括加大储备的大宗商品投入、提高大宗商品期货保证金等)已取得初步成效,部分领域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8月份螺纹钢、电解铜的价格较7月份相比下降了约2.9%和2.1%。
不过,在她看来,无论缓解短期大宗商品的过度波动,还是长期增强我国产业链安全性,加大国内战略物资投放及储备意义重大。
进一步健全国家物资储备体系,李佩珈提出两大建议,一是根据行业供需缺口差异,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大宗商品投放策略。不同大宗商品供需影响机制差异较大,未来发展前景也不同,要根据不同大宗商品供需缺口前景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投放策略。二是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战略储备物资的品种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大宗商品对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性、稀缺性、外部可获得性等权衡决定。
胡敏建议,要积极利用好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产业链供应链恢复较好、国内市场韧性强劲和外汇储备比较厚实的有利时机,从战略着眼、从持久战出发,进一步扩大各类原材料物资收储,特别是稀有矿产资源的储备,做到多品种、广储藏、厚基础、开新源,切实健全国家物资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