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国土资源部2016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的有24种,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金属矿产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非金属矿产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
陈从喜等学者认定高技术矿种35种,其中包括:稀土(含稀土金属17种),稀有金属17种,稀散金属9种,铂族元素、铬和硼、石墨、萤石、高纯石英等非金属矿产6种,放射性元素铀、钍2种。
美国内政部2018年5月发布“关键矿产”最终名单,确定等35种矿产品:铝(矾土)、锑、砷、重晶石、铍、铋、铯、铬、钴、萤石、镓、锗、石墨(天然)、铪、氦、铟、锂、镁、锰、铌、铂族金属、钾盐、稀土元素族、铼、铷、钪、锶、钽、碲、锡、钛、钨、铀、钒和锆。
上述所列的35种材料中,美国有31种主要依赖进口。美国认为对这些外国资源的依赖造成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战略脆弱性,易于受到于其不利的外国政府行为、自然灾害和其他可能干扰这些关键矿产供应的事件的影响。
2020年9月,欧盟发布新的包括30个矿种的关键矿产清单。欧盟自2011年起开始发布其关键矿产清单,按照规定,每三年发布一次新的经过调整的关键矿产目录。
从上文的清单中可以得出结论:中、美、欧三方共同“重点关注”对象:钛、钒、铝、钴、钨、锑、铌钽、铍、锂、锆、稀土、锗、镓、铟、萤石、石墨(天然)。
这些资源成为三方竞争主要品种。
对全球供应的分析证实,中国是好几种关键矿产的最大供应国。
就关键矿产总量(按种类)而言,中国是全球66%的关键矿产的主要供应国。
战略性矿产是对国家的经济、国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矿产资源,或者同时是我国有资源优势可以调控国际市场的矿产资源(可卡别人脖子),或者同时是我国资源短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矿产资源(可被别人卡脖子)。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僵持、国际形势的变化莫测,都警示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战略性矿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抓住机遇,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能源资源供应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