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锂电池铜箔?
- 锂电池铜箔是一种厚度极薄的铜质薄片,通常由纯铜制成,其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99.8% 以上。
- 从微观结构来看,铜箔由许多微小的铜晶粒组成,这些晶粒在轧制或电解沉积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取向和织构,影响铜箔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在锂电池中的作用:
- 集流作用: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铜箔作为负极的集流体,能够收集和传输负极产生的电子,使电子能够顺利地在电池内部流动,从而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
- 支撑作用:为负极活性物质提供物理支撑,保证负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从而维持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电池级铜箔有哪些要求呢?
物理性能要求
- 厚度及厚度均匀性:随着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发展,铜箔趋于轻薄化,目前常见的有 6μm、4.5μm、4μm 等厚度,更薄的铜箔如 3.5μm 也在研发验证中。同时,需保证厚度均匀性,厚度偏差一般要求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否则会导致电池性能不均匀,影响电池一致性和可靠性。
- 表面粗糙度: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对负极活性物质的附着和涂布效果至关重要。表面粗糙度过大,会使活性物质涂布不均匀,增加电池内阻;过小则可能导致附着性不佳。一般动力电池用铜箔的粗糙度 Rz 值要求不超过 2 微米。
- 尺寸精度:铜箔的尺寸精度要高,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方面,以确保在电池生产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工和组装,避免出现位置不准确、配合不良等问题,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力学性能要求
- 高抗拉强度:电池企业对锂电铜箔的抗拉强度要求日益提高,普抗(300-400MPa)虽仍是主流但比重逐渐降低,中抗(400-500MPa)、高抗(500-600MPa)和超高抗(>600MPa)铜箔需求快速提升。高抗拉强度可提高电池生产中的涂布碾压效率,避免断带现象。
- 高延伸率:延伸率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延锂电铜箔产品的需求比重在快速提升,超高延锂电铜箔产品的需求也已出现。以中抗铜箔为例,优异的 5μm、6μm、8μm 锂电铜箔的延伸率要维持在 6%、10%、15% 以上,高延伸率可增强极片的压实密度并降低电极片的厚度,更好地抑制电池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的变形,从而提高电池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电学性能要求
- 低电阻率:作为负极集流体,铜箔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减少电池内部的能量损失,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进而改善电池的整体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化学性能要求
- 高纯度:一般要求铜含量在 99.8% 以上,杂质含量低,以保证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避免杂质对电池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防止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因杂质的存在而引发副反应,影响电池的容量、寿命和安全性。
- 良好的耐腐蚀性:在电池的使用环境中,铜箔需要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防止其被电解液等物质腐蚀,从而保证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外观质量要求
- 表面质量:应避免出现表面粗糙、颗粒、色差、划痕、凹凸点等缺陷,这些问题可能会对电解铜箔的外观和使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涂布工序断带、导电性不一致等问题,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和性能。
- 外观花纹和色差:需控制电流值稳定、防氧化液浓度合格、水洗喷嘴畅通、设备辊表面清洁,并培养员工正确操作习惯,以解决外观花纹和色差问题。
生产工艺
- 电解法:将硫酸铜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铜作为阳极,不锈钢辊作为阴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铜离子在阴极表面还原析出形成铜箔。该方法生产的铜箔具有纯度高、结晶细致、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但生产过程中对电解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控制要求较高。
轧制法:通过将铜锭经过多次轧制加工,使其逐渐变薄形成铜箔。轧制法生产的铜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且产品的厚度均匀性较难控制,一般适用于生产较厚的铜箔或对强度要求较高的特殊用途铜箔。
-
发展趋势
- 轻薄化:随着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对铜箔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
- 复合化:采用有机薄膜作为载体,利用溅镀法等工艺制备的复合铜箔,兼备聚合物优良的塑性和铜的导电性,能够减轻铜箔的整体重量,减少铜原料的用量,同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未来锂电铜箔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高性能化:研发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导电性等高性能的锂电铜箔,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储能等领域对锂电池高功率、长寿命、高安全性的要求。
- 绿色环保化: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开发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降低铜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