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目前电动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非常接近内燃机汽车的平均销售价格(如果考虑到电动汽车的成本节约,价格会更低),二手车市场正在形成,几乎可以为所有收入水平的人提供电动汽车。提高产量以服务于更多的电动汽车整体市场将面临挑战,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知的,只需要努力克服它们。 基础设施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特斯拉似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它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扩张,但我们不知道未来需要多少个充电站。由于其他汽车制造商已经达成协议,他们未来的汽车将在特斯拉的网络上充电,这一点尤其悬而未决。还有其他收费措施吗?他们在可用性、地理分布、可靠性和未来资金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并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大却没有答案。因此,该行业一直没有目标,也没有指引方向的北极星。 但是,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近的一份报告揭示了这一点。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主要的发现,分享报告中的一些更深层次的见解,最后探讨报告不经意间抛出的一个重磅***。 “2030年美国国家充电网络研究将政府的两个优先事项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国家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并努力实现2030年所有新车销售的大部分是电池电动汽车的目标,”联合办公室执行主任加布克莱因说。“这是一个关于全国所需的框架,包括所需收费的类型、数量以及这些充电器应该放在哪里。” 让我们从报告的一些主要发现开始。该研究确定,到2030年,要支持3300万辆电动汽车,美国将需要大约: 18.2万个公共快速充电端口,实现长途出行和网约车电气化,并为无法获得住宅充电的地区提供支持。100万个2级充电端口,设置在公共场所,包括人口密集的社区、办公楼和零售店。2600万个1级和2级充电端口,这些端口位于私人场所,包括单户住宅、多户住宅和工作场所。NREL还分享了一个有用的图表,将这一挑战与树进行了比较: 他继续说:“好消息是,现在我们对需要哪些基础设施有了详细的估计。美国司机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已经看到市场做出了新的投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从汽车制造商、充电供应商、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公司到零售商、房地产开发商和私营公司——都可以将此视为继续发展的动力,《2030年国家充电网络报告》中的见解可以帮助他们瞄准所需的基础设施。” 报告立即承认的一件大事是家庭充电的重要性。人们常说,90%的电动汽车充电都是在家里进行的,但这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难题。90%的购买决定取决于最后10%的充电。这就是为什么快速充电总是占据新闻头条,而家庭和商业L2充电确实是最重要的事情。 快速充电也不仅仅适用于长途旅行。有许多人无法获得可靠的家庭充电,因此大多数3级充电(65%)将需要用于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内离家充电。其余的L3快速充电需求将用于专业驾驶员(21%),其次是长途驾驶(仅占L3需求的14%)。所以,我们通常认为的(州际充电)只是努力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我们在宣布的收费支出方面还没有完全到位,但至少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据估计,正确收费需要310亿至550亿美元。截至2023年3月,政府、私人充电提供商、汽车制造商等只宣布了约237亿美元的投资。从那时起,七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计划增加3万个快速充电器,这是至少60亿美元的投资(假设每个充电器需要20万美元),所以资金缺口似乎正在迅速缩小! 但是,总体支出正确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做到正确。报告明确指出,各地的支出和战略将有所不同,这将取决于电动汽车转型的进展情况。一些地方将比其他地方更快地采用电动汽车,而每个州和地区以及每个城市和农村县最终需要支持的电动汽车数量将根据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 最后,需要做三件事:适当的充电量(插头的数量),在适当的地方充电,用适当的电量充电。 一个大难题:长距离DFC网络会盈利吗?报告的第47页抛出了一个隐藏在所有数据中的重磅***:运营全国性的直流快速充电网络将很难赚钱。为什么?因为即使有足够的充电站来支持50%的电动汽车采用率,即使在高峰充电时间,许多农村充电站仍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这一挑战的一部分是将这些低利用率路线的支出降至最低,但问题是所有的累赘吞噬了大量的支出。这笔支出可能足以让网络的其余部分(高利用率的高速公路路线,城市收费站点)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来运营。 但是,这是未来的挑战。现在,我们只要知道需要多少个充电站,花费多少钱,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宁波金田铜业有限公司(Ningbo Jintian Copper Industry Co.,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铜业企业。始建于1986年,以生产、加工和销售铜制品为主要业务。 宁波金田铜业专注于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铜排、铜管、铜带、铜棒、铜杆、铜板和铜型材等,另外还生产磁钢、阀门、水表等。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铜制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与世界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合作和项目研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