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jing

聚焦“连接力”——浅谈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7月7日 | 文章来源:线束世界 | 浏览次数:1,008 | 访问原文

新需求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引领新趋势。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人们能源意识的提高,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正逐步走向大众视野。如果将汽车比喻为人类,那么电机与电池就是它的心脏,心脏通过复杂而精密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为车体供能,助其安全、稳健地行驶。而连接系统就是这些遍布车身的“血管和神经系统”。汽车的“连接力”,于整车行驶的稳定与安全亦至关重要。
本文,让我们从“连接力”出发,以不同视角探索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置顶“连接力”,助力技术变革从如今繁荣的汽车产业回望,中国的汽车产业似乎是奇迹般地实现了弯道超车。但于汽车工业来说,另一个解释似乎更精确,那就是“在不同的赛道,跑出了更快的加速度”。

传统内燃机时代,“跟随”一词可以总结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我们在不断进步,但燃油车时代,很多技术趋于成熟稳定,做出颠覆性的创新谈何容易。而电动汽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这里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供应链,甚至不同的技术。而彼时的中国已经拥有了稳定发展的经济、坚实的汽车工业基础,以及聚力合作的供应链体系,只需要一点契机,就能一飞冲天。

20年里,中国汽车工业攻克了电池储能技术,让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寿命更长;攻克了充电技术,让充电速度更快,充电方式更多元、更智能;丰富了电动汽车的技术维度,推出了增强纯电汽车等技术。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连接技术,也让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传动效率大大提升。尤其在汽车智电化趋势地推动下,对连接器的插拔次数,载流承压能力,耐热性和抗振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连接和高速高频连接成为连接系统与智能电动汽车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关联。

这其中离不开像TE Connectivity (“TE”) 这样长期扎根于连接和传感领域的企业的技术补给。TE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于93年就开启了其汽车事业部在中国区的业务。中国电动汽车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所有厂商在技术上还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TE 在当时借助自身全球优势,将第一代产品HVP800 280系列带到了中国,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初期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急需补给的情况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田铜业为像泰科一样的连接器领域客户提供铜带铜排、铜棒等铜材支持,是连接器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石。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它又产生了很多新的议题,需要产业链 上下与时俱进彼此的“连接力”,共同聚焦、聚力,精诚合作,来共同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如何满足规模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的追求,满足市场对成本控制等等。

例如,“里程焦虑” 和“安全”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两大挑战。如何快速、方便地充电,将电能高效、安全地存储于电池中,并驱动车辆系统高效、智能地运行,是几大技术关键。这其中涉及充电、电池、电驱动等关键系统和部件。串联诸多系统的“连接”也在为破解两大挑战蓄力。为此,作为连接和传感领域的全球行业技术企业,TE开发了针对中国国标的第二代国标交直流汽车充电插座,它在插拔耐受性等方面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可以在10,000次插拔后仍然保持良好阻抗水平。此外,在安全性上,该款插座集成了高精度的传感器,让充电过程中的任何温度变化都可以随时被监测,以保障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激活“连接力”,促进行业活力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缔造了如今风云变幻的市场格局。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汽车产业链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在传统Tier 1之外,Tier 0.5、Tier 1.5的概念也逐渐出现。

变化的是市场,不变的是创新。要想让企业在变化中立足,就需要一直致力于主动创新、基于客户反馈的创新,坚持协同进步与合作共赢。TE,作为传统定义中的Tier 2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元的价值,例如投身整车架构的研究:其会购买整车来拆车,对车辆构架进行详尽研究以制定优化方案。并将得出的研究成果拿去与OEM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连接的角度提供改进观点。这也帮助他们赢得了OEM客户抛来的橄榄枝,与其分享未来车型的构架诉求,共同实现精准定位的产品创新。

实现创新,除了合作也离不开竞争。一方面,良性竞争可以促使车企不断改进产品,消费者可以从更多的选择中受益,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竞争可以推动成本的优化。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同样非常重要。为此,供应链上的厂商更需要主动去打破传统定义的tier概念,打破固有界限,在做好“传统角色”的同时,以更优的产品与服务“连接”自己的上下游。

平衡竞争与合作,将会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效催化剂,让每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能可持续发展。

夯实“连接力”,稳固发展基石

动态的市场格局中,我们看到很多汽车产业链上的厂商都在持续深耕本土,这跟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也是辅车相依。快速发展的行业、快速变化的市场,都需要快速高效的响应来支持。深耕本土,加强与本土市场的“连接力”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上,每一个玩家不谋而合的共同之举。TE亦是本土化浪潮中的领头羊之一。TE业已在中国深耕三十余年,其汽车事业部也在过往的发展中做到了五个本土化,包括本土的团队、本土的决策、本土的生产、本土的研发和本土的供应链。

不仅如此,TE汽车事业部还在三十余年的积累上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去年其在苏州新建了中国工程技术中心,聚焦满足本土客户日新月异的需求;此外,TE汽车事业部还在去年十月举行了昆山工厂一期开业仪式暨二期扩建奠基仪式,以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来持续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快速高效的响应”是核心,而“本土化”是基础。有了核心与基础,才能面向未来。这不仅于像TE这样的企业而言,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