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jing

铜价小跌:关税利刃、矿端惊魂与供需迷局下的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4日 | 文章来源: | 浏览次数:1,656 | 访问原文

当前铜价正处在一个多空交织的十字路口,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矿端突发事件的扰动以及供需基本面的博弈,共同塑造着铜价的波动轨迹。

周四,内盘期铜低开震荡,盘面走势纠结,冲高乏力,仍在震荡波动。截止10:15分休盘报价77700元/吨(-60,-0.08%)。现货市场交投表现温和,持货商继续挺价,下游也存在节前补库意愿,整体成交平稳。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电解铜均价报78200元/吨,较昨日下跌100元/吨,升水为280元/吨。

关税政策:双刃剑效应显现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刺激着市场情绪,又压制着铜价表现。一方面,美联储褐皮书揭露了关税政策对全美经济的连锁冲击——物价飙升、经济承压、不确定性激增。12个地区联储报告中,“不确定性”提及次数较前次报告激增两倍至80次,关税直接影响达107处。企业利润受挤压,但多数计划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同日宣布拟削减对华关税,刺激美元和股指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然而,铜价却因此承压,隔夜伦铜高位回落,内盘期铜低开震荡,盘面走势纠结,冲高乏力。截至周四10:15分休盘,铜价报77700元/吨,微跌0.08%。关税政策的反复性调整,令铜价在情绪面与基本面之间反复拉扯。

矿端扰动:安塔米纳停产推升短期溢价

秘鲁安塔米纳矿业公司因突发安全事故全面停工,为铜价注入短期上行动力。该矿由嘉能可、必和必拓等巨头联合持有,铜品位1.23%,锌品位1.03%,其停产对全球铜锌供应造成一定扰动。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月报显示,2月铜供应已现过剩,但矿端突发事故可能加剧短期供应紧张。Antamina铜矿(年产40万吨以上)停产,在原料紧张背景下可能短期继续利多铜价。冶炼环节虽有检修,但影响或兑现在五月。海外冶炼减量出现,其原料或将流入国内,进一步支撑国内铜价。

供需博弈:过剩与短缺的交织

铜市供需基本面呈现复杂格局。供应端,智利财政部长预计2025年铜均价4.26美元/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3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8.6%至125万吨,超出市场预期。铜矿短缺担忧与产量增长现实形成矛盾,暗示供应端或存在结构性问题。

需求端,下游线缆企业反馈订单良好,消费韧性显现。国内社库保持较快去库节奏,现货升水高企,暗示下游需求尚好。但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月报显示,2月用于电力和建筑行业的铜供应出现过剩,表明需求端增长动能可能不足。

其他影响因素

1、美联储褐皮书:揭示美国经济部分地区活动下降,休闲旅游业降温,制造业活动总体平稳但有下行风险,多个地区经济前景恶化。

2、制造业PMI:欧元区4月HCOB制造业PMI初值微升至48.7,仍在收缩区间;美国4月S&P Global制造业PMI初值50.7,保持坚挺。

3、IMF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或使全球公共债务超过疫情时期水平,2030年占GDP比重或达100%,2025年各国财政赤字均值或达GDP的5.1%。

4、新能源市场: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增长20%;批发53万辆,同比增长23%。新能源市场增长对铜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未来展望

短期看,铜价或维系偏强走势。关税政策反复性调整、矿端突发事件以及节前补库需求,可能共同支撑铜价。但铜价上方阻力重重,78000~80000元/吨区间压力显著。市场情绪需关注美股表现及LME铜非亚洲盘走势。

中长期看,铜价走势取决于供需再平衡进程。供应端,矿端扰动与冶炼产能变化将持续影响短期供需;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新能源市场发展以及传统领域需求韧性,将决定铜价上行空间。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与供需博弈交织背景下,铜价或呈现震荡偏强态势,但突破上行需基本面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