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精矿原料情况
1. 铜原料供应基本充足
受到2020年长单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2019年四季度起中国铜精矿的进口明显提速。11月份进口铜精矿215.7万吨,创下历史新高,12月铜精矿进口量为192.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1.8%。因此目前国内铜精矿原料的供应比较充足,即使疫情之下原料运输遇到一定障碍,冶炼厂原料库存出现小幅的下降,但是原料周转天数仍处在正常水平,并未出现原料短缺的现象。
2. 节后TC回升,冶炼厂仍面临成本压力
2019年铜精矿供给整体偏紧,随着中国冶炼产能的不断扩张,TC的价格也在过去一年中不断下滑。2019年11月,自由港与江铜、铜陵和中铜签订2020年铜精矿年度TC长单价格为62美元/吨。该价格较2019年的80.8下降18.8美元/吨,降幅超过23%,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铜精矿年度长单最低水平。
春节之后冶炼厂在成品库存与硫酸胀库的压力下陆续减产,对于铜精矿的需求减少,因此冶炼厂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增强,现货TC自底部不断回升。目前我的有色网了解到的成交价基本都在70美元以上,截止2月28日,我的有色网统计的进口铜精矿标准干净矿的TC 是72.5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美元/吨,较节前上涨23%。
但是,即使TC在70美元以上,在当前比较特殊的时期,冶炼厂也要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首先是成品的销售问题,冶炼企业成品库存的累积导致其在疫情期间销售周期也随之延长了15-20天左右,造成一季度销售回款减少,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其次是硫酸销售的问题,硫酸下游的化肥化工厂复工时间较晚,硫酸无法消费,即使有消费也因为交通原因无法及时运出,所以冶炼厂普遍面临硫酸胀库的问题。目前冶炼厂为了销售硫酸已经推出了很多激励措施,包括以极低甚至免费的出厂价销售,或者给销售员几十元一吨的奖励,甚至有的厂还要承担运输费用。这就导致目前硫酸的销售处于亏本状态,按照每吨硫酸100元的生产成本,加上每公里0.5元每吨的运费,这样冶炼厂每吨硫酸就要贴100-200元。按照1吨铜生产4吨硫酸来计算,每生产1吨铜就要在硫酸上亏损400-800元,这已经严重压缩了冶炼厂的利润空间,长此以往的话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来说,冶炼厂目前的成本压力偏大,他们只能选择被动减产来缓解资金的压力。
2月份,国内冶炼企业逐步因硫酸胀库以及交通运输问题而开始考虑减产,据我的有色网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目前已经有16家炼厂生产受到影响,影响总产能633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59.89%,预计二月减产幅度在10-20%左右。
二、精炼铜现货交易情况
1. 现货交易不佳,短期贴水局面难改
整体来看由于下游复工慢,复产后开工率低,加上物流运输恢复偏慢,下游拿货都比较谨慎,导致电解铜的库存不断累积,供应压力大,节后现货市场保持大幅贴水的状态。上海市场近日成交情况有了小幅的好转,主要是长单逐步交货,贸易商在交付完长单后,补充自身的库存,但是主要集中在低价货源,随着市场上低价货源的减少,贸易商挺价情绪也在逐渐增强。广东地区库存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近几日冲破10万吨,并且从当前消费表现来看,短期累库的情形还将延续下去,市场整体短期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天津市场近来周边冶炼企业陆续开始到货,但是目前地区的消费依然表现不理想,市场交投局面比较清淡。重庆市场上周才开始缓慢恢复阶段,地区企业多在做准备工作和少量复产,市场基本没有什么成交。
目前铜价在产业端主要面临高库存与低消费两个负面因素的制约。
综合来看,目前全球铜库存已经从历史的低位的24万吨位置攀升至42万吨左右,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按照往年库存的规律来看,过去几年中在春节之后都会开启累库进程,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规律。但是今年由于春节时间比往年都早,加上疫情的蔓延导致冶炼厂发货困难,所以今年累库的时间要明显提前,累库的幅度也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按照规律来看,往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库之后,一般在3月中旬以后,随着下游消费的复苏和四五月份铜市旺季的到来,铜就会逐步进入去库阶段。今年春节提前,按照常理来说消费的复苏也会提前,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铜下游的工厂都延后复工,而且复产情况也不理想,只开了部分生产线生产,开工率都很低。所以今年的消费情况是明显滞后的,至少要滞后一个月以上。在高库存与低消费的背景下,铜价短期内缺乏明显的向上反弹的动力。
2019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实际完成投资4856亿元,较2018年同比下降了9.6%。从整体电网投资趋势来看,近两年投资规模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电源供给及输电线路骨架已经逐步完善,电网建设投资的重心已经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2019年国网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网升级改造及配网建设,其中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占比为63.3%,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2019年电网投资完成情况的不理想直接导致部分高端电缆消费不佳,从而使铜杆消费表现低迷;2019年全年铜杆市场整体产能利用率维持在60%的低位。
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开工、拿地、投资等增速都有所回落。201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2020年在新开工面积增速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投资的增速预计不会继续冲高,同时疫情对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面的影响很大,房企的再投资意愿也受到较大影响。
但是从竣工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铜消费的亮点。近两年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一直延续下降的趋势,这与2014-2015年新开工面积的大幅下降有关,一般来说,新开工到竣工的传导时间需3-4年,2019年前11个月竣工面积虽然一直保持负增长的状态,但是自下半年起降幅持续缩小,与新开工面积的增速的“剪刀差”持续收窄,直到12月竣工面积增速终于由负转正。我们可以预计,随着2016年以来新开工面积持续提升,竣工面积有望在今年继续向上反弹,竣工好转有利于刺激房地产下游产业链,如建材、家电、家居等行业的需求,同时刺激铜的消费。
相对于房地产和电力行业,家电行业的复工时间要明显早一点。空调是铜管的主要消费领域,格力、美的、海尔等整机工厂端基本都是2月10号以后陆续复工,生产率在50%以上。但是国内消费2月基本停滞,疫情对出口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空调企业高库存的压力愈发突出。另外空调的新能效标准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新标准切换之后,预计将会有超过40%的空调产品面临淘汰。因此空调企业短期内去库的意愿十分强烈,在多重压力下,预计上半年空调行业将以价格战洗牌为主。短期内空调对于铜管的需求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根据下游加工企业的调研,目前已经开工的铜管企业产能利用率都不高,并且交通运输在之前也受到限制,因此基本都在严格控制2月的产量,基本以生产年前的订单为主。
近日,多地推出了数万亿的投资计划清单,一批能源、交通、5G等重点工程启动,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这些项目既有传统基建项目也有新型基建项目,传统项目包括三峡集团580亿新能源项目、中国华电的电站项目、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交通运输项目,另外5G通信网络建设、物流体系升级改造建设等“新基建”项目也成为今年的发展重点。预计在逆周期不断加强、专项债规模扩大的背景下,传统基建项目和新型基建项目共同发力,传统基建项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基建的投资占比可能在10-15%左右,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将达到8%以上。
目前原料端冶炼厂的铜精矿原料周转天数仍处在正常水平,并未出现原料短缺的现象。但是在成品库存与硫酸胀库的压力下在2月有减产计划,减产幅度在10-20%左右。即使当前TC已经上涨到了70美元以上,但是在当前比较特殊的时期,冶炼厂成本压力仍旧较大,原因主要来自于成品销售期延长和硫酸消费减少。现货方面由于库存高企和下游消费低迷,供应压力偏大,现货市场在节后一直保持大幅贴水的状态。在高库存与低消费的背景下,铜价短期内缺乏明显的向上反弹的动力。